尚在趕工的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早前發現宋元古井,令該區再掀起文物保育潮。九龍城區議會早於二○○九年已提出將該區多個歷史景點串連成「九龍城文物徑」,但港府多年一直歎慢板,研究工作自去年初透過「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諮詢平台)提交九龍城市區更新計劃報告後便再無下文。有前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指,近年有關設立文物徑的討論「一次都冇」,質疑即使決策層也有心無力,區議員促請設九龍城文物徑,料可帶動當區文化旅遊產業。
在地區設立步行徑非新事物,港府早年在灣仔及中西區設步行徑,後者更拓展至中區線、上環線、西區線及山頂線等指示遊客觀光的路線,九龍城的發展可追溯至南宋時期,因此單是該區便有四幢法定古蹟及三十一幢已評級的歷史建築物,其中法定古蹟九龍城侯王古廟更可追溯至十八世紀三十年代,印證了九龍城聖山是自宋朝至今的重要聚落。鄰近的前馬頭角牲畜檢疫站、即現牛棚藝術村亦吸納一批文化愛好者。
據諮詢平台去年提交的報告,建議為相關歷史建築設計遊覽路線,以統一格式路磚串連成步行徑,並在各景點按次序豎立電子顯示屏介紹。九龍城區議會亦建議,透過印發介紹景點背景的小冊子、設立導賞團及配合參觀觀音開庫等傳統節慶活動,進一步推動當區經濟及旅遊業,不過報告自去年初發表後便無下文。
研究香港史的前古諮會成員高添強表示,九龍城的歷史建築反映香港開埠前的社會、經濟及政治歷史:「香港歷史唔係由漁村講起,早喺宋代已經有前人足迹,可以講嘅故事好多」。他認為,若政府推廣九龍城的歷史,可讓年輕人多理解香港自古以來也是中國一部分,部分抱「港獨」觀念的年輕人亦可了解香港與中國的關係,惟其出任古諮會成員的四年間,有關設立九龍城文物徑的討論卻「一次都冇」。
據了解,九龍城區議會副主席潘國華上月聯同當區區議員會見古諮會主席林筱魯,表達設立九龍城文物徑的意願,據知林筱魯於會上稱文物徑「值得做」,同意宋元古井應與龍津橋等歷史建築宣傳以產生協同效應,惟以古諮會正處理宋元古井評級為由,指設立文物徑未有具體時間表,對坊間建議持開放態度。
有份會面的區議員吳寶強表示,現時該區景點各自為政,沒有適當串連及配套,以致多年來無法吸引中外旅客到此一遊,亦無助提高九龍舊城的名氣。他認為,紅磡及土瓜灣開遍專攻內地團的珠寶店和藥房,如再設立九龍城文物徑,可帶起該區的文化旅遊產業,配合沙中線開通,料旅客到訪人數有望超越灣仔及中西區。發展局發言人接受本報查詢時口頭回應稱,設立步行徑仍處於研究階段,暫未有新消息。
記者周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