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欠標籤 網購糕風險

寓意「步步高陞」的糕點為新春熱門應節食物,隨着近年網購成風,網上拍賣平台乍現大量「自家製」糕點,吸引市民選購。然而有關產品描述與包裝卻未詳列成分,賣家或觸犯法例之餘,食用者亦須承擔食物敏感與安全風險。儘管網購食物風氣日熾,食環署在過去一年僅作十宗檢控,遭立法會議員批評未有與時並進,要求加強抽查,做好食物安全把關工作。

「過年點都要買啲糕應節嘢食,但又食厭咗啲連鎖店嘅糕,上網見到好似幾正咁咪買囉,點知原來冇標到成分,如果親戚食咗有事就唔知點算!」李先生早前在網上平台購入聲稱自家製作的蘿蔔糕與芋頭糕,卻未有留意產品描述僅列出主要材料,食用前始發現盒上無成份標籤,令患食物敏感親友不敢食用,「都係自己冇睇清楚,但點解政府唔監管埋網上食物?」

記者以顧客身份相約賣家交收時,糕點僅以普通紙袋盛載,並無保溫,而產品外盒及網站描述均無列明製造日期及食用期限,亦無附上任何成分標籤,只能靠肉眼觀察與賣家口頭介紹,方能得悉產品原材料。

食署:有監察網售食物

食物環境衞生署發言人指,凡未領有食物製造廠牌照下配製食物出售,及預先包裝食物在未經豁免下未有標籤列明名稱、配料、保質期、儲存、使用指示及製造商或包裝商等資料,均屬違法,兩者最高刑罰同為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六個月。發言人稱,當局一直有監察網上銷售食物情況,去年曾就網上無牌售賣食物及食物金屬雜質鎘含量高於法定上限共作十宗檢控。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陳恒鑌直指,食環署執法數字過低,反映該署未有與時並進,「依家食環署嘅執法重點都仲係放咗喺傳統實體舖度,但係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咗香港人生活一部分,食環署有責任做多啲檢查同抽驗,保障市民健康。」

目測都冇用 敏感可致命

「法例規定,如果出售嘅食物有花生成分,標籤上一定要列明,因為有過敏嘅人食完可能會呼吸困難,嚴重嘅話可以致命。」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席副教授梁嘉聲建議購買食物時,須選擇含有標籤的產品,「好似花生咁,唔係淨係目測冇花生就冇事,好少劑量花生油都有可能引發過敏,外國有人食完花生之後錫女朋友都出事。」

記者:黃芷君、呂耀焜

攝影:詹海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