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副學位市場逐漸萎縮,但八大院校憑在本部開辦自資課程繼續「吸金」。教育局回覆立法會議員的提問時披露,在二○一三/一四年度,中文大學、理工大學及浸會大學在本部開辦自資課程的學費收入,分別達八億二千萬元、七億四千萬元及六億四千萬元,而中大、港大及理大本部各自錄得盈餘分別高達兩億元、一億九千萬元及一億六千萬元。教育局要求各院校檢討財政狀況,盡量將盈餘回饋學生。
教育局的文件顯示,各院校在本部、社區學院及其他自資學院開辦副學位至研究生的自資課程,絕大部分獲得盈餘,僅有個別持續進修學院出現虧損。以本部課程為例,中大的「吸金力」最強,在一三年度,單就開辦研究院修課課程的學費收入已達八億元,較對上一年增加一成半;理大在本部開辦研究院修課課程及學士學位課程的學費收入,亦分別達四億七千萬元及二億六千萬元。
不過,各院校社區學院及其他自資部門開辦的自資課程收入,則有減少趨勢,當中中大和嶺南大學的自資教育部門,上學年分別虧損七百萬元及一千一百萬元。其他自資院校開辦的副學位課程收生情況亦未如理想,在本學年,香港三育書院及培正專業書院已無再收生,港專學院開辦的課程,亦僅得九人就讀。港專回應指,開課後不斷收到有關新學年的入學查詢,至今收到逾四十宗申請。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本計劃收生逾二百人,最終開辦的八個課程只有廿七人入讀;青年會專業書院亦計劃收生九十人,最終有廿九人入學;嶺大副學位課程,本學年收生人數更勁減一半至六百廿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