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以九龍東為試點發展聰明城市(Smart city),雖然在翻譯上鬧出一些笑話,但無論如何,這一個計劃都是值得讚賞的。不是因為計劃有幾聰明、有幾智能又或者有幾完美,而是見到政府終於肯「跳出框框」、有別於舊有思維的意見,收歸在政策之內。
我想說的,正是Smart city的一大重點——優化後巷的概念。後巷,在香港的文化上,一直都是污穢的象徵,往往是電視劇搶劫案的主要場景,人人避而遠之。不過,民間就有創新的想法,而始作俑者是理工大學的葉長安教授。大約在兩年前,葉教授已向我介紹了其優化觀塘廠廈後巷的概念,是一個民、官、商合作的概念。先由民間提出概念、廠商提供一些跟後巷相連的位置、政府則將種種元素融合,發展成一個有助推動年輕人參與文化創意工作,亦有助商廈開源,更利於政府規劃舊區的計劃。
之所以對此計劃印象深刻,皆因此概念,跟我與另一班民間人士的「新想法」能互相扣連。因為,如果位處觀塘鐵路站旁的後巷,得以活化及向海旁延伸後,就正正將九龍東的天橋底連接起來。記得兩年前,我跟文化人胡恩威及中大建築系鄭炳鴻教授成立「起動天橋底」,目的就是要衝破「橋底不能住人」的規定,建議政府在廣闊的橋底,設立一些可留宿的工作室,讓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年輕人一個既廉價,又有足夠空間的地方創作及展覽之用。政府最終會否吸納?未知,但一班志同道合的人一直在努力中!
後巷加天橋底,能否起「少林功夫加足球」之化學效果?還看政府是否能放棄以往「坐在辦公室高高在上」的規劃思維、放棄死板的規則,吸納多點民間的意見。今時今日,這種由下而上的模式,是整個班子都需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