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政治壓力和經濟制裁迫使俄羅斯重返亞洲,不僅中俄關係更趨密切,石油天然氣供應確定,中俄合作建大飛機,中國替俄建高鐵,就連日韓亦對俄有新的期望。日本是全球最大天然氣進口國,深受天然氣「亞洲溢價」之苦。最近俄國建議從薩哈林(庫頁島)的天然氣田建氣管輸送往日本北海道。現時日本從俄進口天然氣佔總進口的百分之九點八,有了這條新管道,進口便可升至百分之十七。
現時日本天然氣進口價在十三美元一個單位,中俄協議進口價大約在十一美元以下,日本增加從俄進口便或可享受與中國同樣的優惠價,比起美國本土的四美元價格還是相差巨大,至少亦有相當的得益。若日本今後會減少或停止核電發電,轉而全面依靠油氣進口,俄的新管道建議便十分重要。由此俄日關係亦可改善。
至於南韓,更積極建議興建從俄至南北韓的管道,一是增加南韓從俄進口,抑減亞洲溢價的打擊。二是幫助北韓取得清潔能源供應,營造北韓經濟發展和兩韓和好大環境條件,包含着政治與經濟的考慮。而日韓減少從海運進口液化天然氣,也將大大抑壓「亞洲溢價」。
印度亦提議,日韓台印加上中國內地,佔全球天然氣進口的絕大多數,應組織起來與供應國談判,取消「亞洲溢價」。甚而在亞洲設立交易樞紐,定出合理的亞洲價格。這個交易樞紐一說可設在新加坡。香港或許應倚賴中央支持,與日韓合作,爭取作為交易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