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周年。七十年來,小的戰爭連續不斷,但卻沒有再發生大的戰爭。原因之一是二戰的戰爭禍首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國內發生重要變化。
德國人對戰爭禍害的悔改最為深刻,現在更是歐洲維持和平的支柱。意大利國力大不如前,也沒有再發動戰爭的本錢。日本受到戰後《和平憲法》的限制,規定該國必須永遠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
另一個原因是,核武器的發明和普及,這種殺傷力最大的武器,在戰爭中一加採用,必然玉石俱焚,採用者未必能獲得最後勝利。
再者,由二次大戰孕生的聯合國,有中、美、俄、英、法作為核心的常任理事國。「憲章」中表達「使人類後代不再遭受在我們一生中曾兩度給人類帶來無窮痛苦的戰禍」。有近二百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對維持世界和平也起了若干協商、制約的作用。
但是,展望今天的世界局勢,戰爭的危險仍然存在。美國的霸權主義,伸手干預各國內政的做法屢見不鮮。日本的安倍政權念念不忘修改和平憲法,千方百計要突破憲法中的非軍事化和非武裝化的規定,成為亞太地區的一顆定時炸彈。
難怪美國也耐不住性子,由國務院發言人表示:前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和前官房長官河野洋平發表過的談話,對二戰日本犯下的罪行,表示謝罪,因此應該成為日本努力改善與鄰國關係的重要一章。這是美國近年罕見的向日本施壓,希望日本應改善與鄰國、特別是中、韓兩國關係的一種表態。
日本與鄰國中、韓、俄都有領土糾紛。日本侵佔我國釣魚島,近年更因日本悍然宣布把釣魚島「國有化」,造成兩國關係緊張。日本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罪行,又對二戰侵佔他國領土時強徵中國、韓國等婦女為「慰安婦」的暴行加以否認。但是安倍上台以來,言行不一。
連參拜靖國神社這種刺激二戰時受害國人民神經的事,也不願承諾不再。總之,安倍上台以後的表現,給人以言而無信的感覺。
香港也是二戰時日本侵略軍佔領時的受害地區。老一輩的不會忘記那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歲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青年學生「保衞釣魚台」的反日運動,表現了學生運動中的愛國熱情,今天仍為人津津樂道。
日軍在香港的暴行,今天仍然缺乏文字記載。我曾在某份報刊上看到一篇日本在赤柱聖士提反書院中屠殺多位港人和強姦多名護士的報道。但其他日軍暴行記載的資料不多。
手頭有的幾本有關香港歷史的小書,如香港廣播電台的《香港史話》,薩空了的《香港淪陷日記》、葉德偉編著的《香港淪陷史》,都未有涉及日侵略軍在香港暴行的章節。
也許日本侵略行徑在太平洋戰爭發生之後,已是強弩之末,連製造暴行,也沒有「當年勇」矣。
但是,語云,以史為鑑,鑑古知今。對於日本軍國主義的復辟,的確不可掉以輕心。看日本街頭,往往有一些年輕的軍國主義者,唱着舊軍歌,穿上舊軍服,舉起太陽軍旗,招搖過市。我在旅遊東京時,就曾見過一次。去年又曾在報上看到一位日本小孩子,穿着原侵略日軍的軍衣,拿着假槍,神氣活現的照片。
由此可知,日本軍國主義教育,正在毒害少年兒童。靖國神社旁邊的「遊就館」,充滿宣揚軍國主義的展覽,可為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