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有很多焦點,但影響最深的必定是輸入外勞。在工商界的脅迫下,政府就輸入外勞步步進攻。無論文字如何雕琢,都掩飾不到其目的:「容許輸入的技術工人先後在不同的公營工程項目工作,可增加調配的靈活性……」如情況持續,政府更明言:「探討其他更有效及適切的措施……」等如明目張膽地踐踏本地打工仔女的權益。
政府今次要為工商界「衝破」的,是現行的「補充勞工計劃」內有關「輸入的技術工人只可為同一個承建商擔任同一個項目內的一個工種」的規定。政府還「放風」解畫,指建議只限人手短缺的工種,且會在進行四星期本地招聘不果後才獲批准;加上聘請本地工人的成本較低,故相信不會有大量外勞……統統都是假話。
對於工商界如何在規定上鑽空子,例如「轉變外勞工種」、「假招聘」、「借故扣減外勞工資」等詭計,昨天的文章已說明政府在監管上存在大漏洞。今天我想指出的是,政府在施政報告有關輸入外勞的態度,是完全漠視本地勞工的生存空間。
工人不足,工程延誤,這可能是上屆政府未能未雨綢繆的錯。不過,假如因這個問題就貪一時之快,倉促地為輸入外勞「開綠燈」,這就是現屆政府自招的錯。因為輸入外勞無疑可短期紓緩人手問題,但對整個勞動市場卻帶來長遠的影響。而且,是否沒有解決辦法?不是,對於技術人手的問題,是有方法解決的。因此,假如今天要「追樓數」而輸入不同技術的勞工,若干年後,這些職位將會出現極嚴重的斷層,香港將永無休止地依靠外地勞工。
因此,我們堅持反對改變現行「補充勞工計劃」內容,反對為輸入外勞「開綠燈」,以免剝削本地勞工的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