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放寬地積比率可解屋荒

梁振英明天發表其第三份施政報告,有民調顯示,房屋問題依然是大眾認為最需解決的當務之急,且已連續三年高踞榜首,大家均期望特區政府在這方面能有所表現。

最新一期居屋申請於昨晚截止,二千一百六十個單位收到超額逾十多倍的申請表格;至於公屋輪候冊上現有二十六萬家庭在排隊。這些現象,均反映出「屋荒」情況仍然嚴重,若未能盡快紓解,民怨難消。

雖然政府不久前公布了長遠房屋策略,表示未來十年政府會致力為市場提供四十八萬個房屋單位,公私營比例為「六比四」,並撥款二百七十億元作為「房屋儲備金」,以保證將來的二十萬個公屋單位和九萬個居屋單位可以落實。但十年提供四十八萬個單位能否兌現,牽涉到有沒有足夠土地,以及私營發展商能否配合,十分關鍵。

筆者一直認為,要解決「屋荒」,特別是想增加大量市區單位,最佳方法就是放寬地積比率限制兩成,不管公私營房屋都可申請,交由城規會把關審批。

試想,如果在建或即將動土的樓宇,不論是公屋、居屋或私樓,可建的單位能即時增加兩成,對紓緩「屋荒」的效果肯定立竿見影。

這一招,相信對加快舊區或舊樓重建亦是一個誘因,會產生催化作用。而且,放寬地積比率可以附帶條件,除了要補地價,政府亦可規定發展商必須提供一定比例的細單位,以迎合社會需求。這樣的話,政府既能增加市場單位供應的靈活性,同時又多了補地價的收入,可用來興建更多公屋,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