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在除夕夜發生人踩人慘劇,釀成三十六死四十多人受傷。這宗慘劇固然令到上海和全國罩上一片愁雲,相信不少港人亦有種感同身受的感覺,因為被勾起二十二年前蘭桂坊亦發生過同樣人踩人慘劇的回憶。
筆者對此也印象猶新,那年是一九九二年除夕夜,香港蘭桂坊有逾萬市民及遊客聚集,等候新年倒數,在酒精的作用和現場氣氛感染下,人人情緒高漲,手舞足蹈,有人開始噴灑啤酒或汽水,有人噴射氣罐式綵帶,甚至有人在人叢中燒報紙玩火,令到附近人群爭相走避,互相推碰,但外圍的人仍不斷湧入,結果樂極生悲,場面終於失控,人群互相踐踏,最後導致二十一人死六十三人受傷。
上海的事故,就恍如當年蘭桂坊慘劇的翻版。最令人擔心的是,上海這邊剛出事不久,陝西省延安一商場於一月三日又出現千人哄搶禮品的混亂場面(《東方日報》有詳細報道),有人被擠得哭喊及摔倒,幸好巡警及時發現,馬上叫停派發禮品,並通知上級派人增援,協助疏散人群,才避免了一場「人禍」。但此事反映出內地很多地方還缺乏「防患意識」,未有足夠警覺,那才是最危險的。
其實,香港自從發生蘭桂坊血的教訓後,每逢大時大節,有關當局均想盡辦法預防慘劇重演,包括利用傳媒預早公布封路措施、採取單向人流、要求公共交通工具配合疏導,以及制訂應變方案等,經過多年的實施和不斷檢討改進,已形成了一套頗為成熟及有效的人潮管理學問,很值得內地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