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實在有不少空間來發展都市農業,目的當然不會是為了攫取巨大的利潤,而是在城市生活增添多元的因素。在新界有眾多村屋,村屋之外還有一些土地,天台也是可耕種的地方。利用這些空間種菜,可保證有機、沒有毒菜的問題,種植並不費時,卻有不少樂趣,觀察成長,觀察變化。種植花的時間不多卻可有親子活動,有教育意義,也可促使兒童由此增加吃菜的傾向。種植與玩電子遊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都市家庭裏並不會是相互排斥。但多種植、少玩電子遊戲,對生活調劑的作用更佳。
即使不住在村屋,在三合土森林裏,窗台也可種植。以往是種觀賞植物,換上蔬菜,吸引力更大。
美國十分流行的社區園藝、社區農業,是地方政府把公有土地分塊租給社區裏的居民。讓他們可以在家居旁從事種植。香港不少公屋屋邨、居屋屋邨,也有不少小幅公家土地,如在山坡、路邊,整理出來應該可發展社區園藝、社區農業。而在郊野公園,在市區周邊的丘陵山坡,政府亦可以開發小幅的社區園藝、社區農業土地,讓居民申請參與種植,由政府漁護署指導。
這樣的都市農業,不是大企業金融資本創立的農業工廠,而是嵌入社區之內,與社區的居民生活緊密結合。減少城市的非人性商業化的消極發展,建設宜居的社會。
香港的道路佔用土地過多,實際可部分改為行人道,擴充社區園藝、社區農業的空間,整個城市便可得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