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昔日「汽車之城」底特律,在陷入破產危機十七個月後,不久前終於宣布開始向債權人還債,從而結束美國史上首宗城市的破產案。
乍看消息,還以為底特律債務問題終可「撥開雲霧見青天」了。但細看下文,發覺該市的所謂有錢還債,原來只不過是經過一番「債務重組」,以借新債來償還舊債,當中雖然是減少了七十億美元債項,但仍有一百一十億美元的負債;其次,市政府出售債券僅籌得十二點八億美元,主要用於還債以及提供公共服務。
顯然,底特律這兩項措施,只能夠稍解燃眉之急,把還債的限期推遲,並沒有實質解決核心問題,在其面前仍然難關重重,例如恢復各項公共服務,整頓治安,以及重振經濟等問題。這些問題如果未獲得有效的解決,尤其未有良方振興經濟的話,都僅治標不治本。自從前年底特律債務危機曝光後,筆者亦在本欄寫了幾篇文章,略抒己見,認為底特律對香港來說是最佳的「反面教材」,同時覺得香港應吸取底特律的教訓。一年多時間過去了,近期香港事態的發展,看來底特律的例子並未引起港人的重視。
底特律曾經顯赫一時,是美國五大湖地區僅次於芝加哥的第二大工業城市,通用、福特和佳士拿美國三大汽車廠總部所在地,令全世界的汽車製造業頂禮膜拜。著名的霍士影院,以及全美國最大的百貨公司「哈德遜」,均落戶底特律,為這「汽車之城」增添榮景。誰會料到,今天的底特律六成街燈「失明」,昔日的璀璨,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