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的健康意識日益提高,市面亦出現不少五花八門的體檢套餐,到底是否適合自己?中文大學家庭醫學榮譽助理教授劉天驥指出,體檢項目種類繁多,市民應按需要選擇合適檢驗項目,個別疾病的高風險人士,可多選幾項較深入的檢驗,例如腸癌、前列腺癌檢測等,但應先接受身體評估,確定基本病歷;取得體檢報告後應聽從醫生解釋及建議,例如近年流行的血液癌症指標化驗,未必等同可診斷癌症,市民不宜單憑個別數值高低而「斷估」。
劉表示,檢測餐後血糖有助於糖尿病發病前十年就發現胰島素失效;膽固醇檢測則有助評估心臟病風險,故成年人應定期抽血驗膽固醇和血糖水平。
不過,檢測結果對不同人士亦有不同的意義,例如低密度脂膽固醇少於二點六,對一般人已屬最佳水平,但心臟病高危人士則要低於一點八。至於心電圖、照肺、血液分析、驗小便和肝炎評估等,大多屬無創傷性,市民可自行選擇,但年長或高風險人士或需接受較深入檢查。
以大腸癌為例,大腸息肉有機會演變成癌症,劉建議沒有家族病史的市民於五十歲後接受大腸鏡檢查;四十歲以上男性應接受前列腺特異抗原檢查,可及早發現前列腺癌;女性應定期接受子宮細胞檢驗及乳癌檢查,可及早發現子宮頸細胞癌前病變及乳房腫塊。此外,更年期後女性和六十五歲以上男性應接受骨質密度檢驗,減低骨折風險。
現時不少體檢套餐也涵蓋血液癌症指標化驗,例如肝癌指標(AFP)檢驗。劉指,良性腫瘤也可令指標上升,故單憑驗血指標不足以診斷癌症,須配合其他檢查,市民不應單憑看指標而「自己嚇自己」,又或自以為「無事」而忽略其他病徵。他強調任何檢驗也不可能百分百準確,有機會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其他因素也可影響結果。他提醒市民做體檢前應先記錄基本病歷以便比對,並必須由醫生詳解結果,避免自行解讀而產生不必要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