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地蓄洪池 集雨水灌溉沖廁

跑馬地地下蓄洪池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明年三月將可首階段投入運作,到時可收集雨水,解決跑馬地的水浸問題。因該處地下水豐富,渠務署把握機會,加設處理設施,首次聯同水務署研究,以地下水及雨水用作淋花及沖廁的成本效益。

跑馬地在二○○○年及二○○八年經歷過嚴重水浸,渠務署於是三管齊下:包括在上游截流,挖掘港島西雨水隧道;中游蓄洪,在跑馬地馬場中央球場地下設蓄洪池;下游疏浚,改善排水渠。其中價值十億六千五百八十萬元的跑馬地蓄洪池工程,於二○一二年九月動工,首階段工程於明年三月完成,第二階段工程於二○一八年完成,足以抵禦五十年一遇的大雨。

跑馬地蓄洪池容量達六萬立方米,約廿四個標準游泳池,佔地二萬立方米,內部高度三米,設有三台泵,每秒排洪一點五立方米。渠務署總工程師陸偉雄接受訪問時稱,該處地下水豐富,多到甚至足以把蓄洪池浮起,所以要抽走地下水,既然如此,索性斥資千多萬元加設處理設施,與水務署合作研究處理地下水及蓄洪池收集到的雨水,用來淋花、灌溉球場及沖廁等。他指地下水水質比雨水好,研究會比較處理兩種水的成本效益。

位處球場地底 可調排洪量

陸續稱,吸取大坑東蓄洪池經驗,跑馬地蓄洪池新增可調式溢流堰,因應暴雨初、中、後期,調節進出蓄洪池的洪水流量,令蓄洪池發揮最大效能。

由於蓄洪池位於球場下,地面都是一片綠油油,為了減少對景觀的影響,渠務署綠化泵房頂,並設計成小山丘,天台面積達二千平方米,市民可以走上小山丘,居高臨下觀賞球賽,而泵房旁的抽風房則設計成遮雨亭。

陸偉雄又透露,泵房小山丘高度限制三米,是因應馬會要求,在看台也可以看到對面賽道,以免阻礙馬迷觀賞賽事。

記者甘銘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