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垃圾桶圍城!有社會企業引述港府最新數據,香港垃圾桶數量突破四萬大關,平均一個垃圾桶服務一百八十七人,遠高於亞洲三小龍五倍至十三倍。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公園的垃圾桶數量驚人,荔枝角花園曾放置廿八個垃圾桶,但僅得一套三色回收箱。
「會社民工」創辦人朱漢強說,最諷刺是食物環境衞生署宣傳海報上垃圾桶竟有可回收物。他促請落實垃圾徵費時,應加快推行生產者責任制、加強回收設施及減少垃圾桶數量。
從事環保工作逾廿年的朱漢強曾任「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廢物收費支援小組成員。他發現垃圾桶密度已遠超港府訂定標準,即每個垃圾桶相距六十米。他發現,食環署的垃圾桶數量在十年間激增一成七,至今年中已有兩萬一千多個,中環太子大廈與皇后像廣場五步之遙,已有兩個垃圾桶。
康文署公園的情況更驚人,九龍公園隔兩棵樹便有一個垃圾桶;約兩個籃球場大小的荔枝角花園有十九個垃圾桶,最多曾達廿八個。朱漢強曾點算垃圾桶內的廢物,發現近半是可回收及即棄物品,顯示本港回收配套嚴重不足,市民惟有把可回收物品棄置垃圾桶。
朱指,環境局常以台北和首爾垃圾徵費例子,台北實施垃圾徵費後,垃圾桶數量大減九成九至約三千個,僅旅遊區或夜市適度放置垃圾桶。他認為,若港府廢物管理政策加強宣傳和回收配套,「減一半垃圾桶都唔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