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家長 生死榮辱繫子女

擔心輸在起跑線而瘋狂催谷子女的「怪獸家長」在本港日益普遍,中大研究發現,「怪獸家長」除了抱有望子成龍的心態,甚至將子女的表現視為肯定自我價值的「成績表」,破壞親子關係之餘,更造成雙方巨大心理壓力。有教育專家指,這種以子女表現來肯定自我、炫耀的心態往往帶來反效果,曾有家長因子女的表現滿足不到期望而飽受困擾,萌生自殺念頭,提醒家長子女非他們的扯線公仔,要尊重子女的獨特性。

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助理教授伍斐然以問卷訪問二百名來自中國和美國、小六至中二的家長和子女,發現華人家長傾向以子女的表現來肯定其個人價值,一旦家長有這種心態,他們會更緊張子女的學業表現,對子女施加更大壓力;「呢種諗法其實好恐怖,因為當你的價值係建基於別人之上,你冇辦法控制得到,惟有不停逼、不停畀壓力小朋友。」

勿盲從外界「教仔心得」

伍斐然指,家長將子女視為肯定自己的成績表,他們會軟硬兼施,希望子女達到自己期望;「當小朋友表現得唔好,家長可能會對佢哋好冷淡、甚至唔睬佢哋。」這種做法不但令子女長期活於沉重的心理壓力中,而家長的情緒也會受困擾,「每次小朋友默書少幾分,家長又會覺得自己表現差咗。」建議家長應調整心態,不要輕易被廣告和其他家長的「教仔心得」動搖。

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指出,近年接觸的個案中,不少家長抱有以子女表現來肯定自己和炫耀的心態,當中不乏中產家庭和專業人士。他們用心栽培子女、參加形形色色的課外活動更不容許子女有半點失敗,往往帶來反效果。曾有家長對子女要求過高,為兒子安排大量興趣班,到了兒子升上高小,開始反抗媽媽的安排以致爭執不斷,令媽媽情緒崩潰,在出席學校活動時崩潰落淚,萌生自殺念頭,最終需經學校轉介接受輔導。

應尊重獨特性助發揮

狄志遠提醒家長,子女並非扯線公仔,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擔當「導演」的角色,扶助他們成長的同時,也需尊重他們的獨特性和意願,給予他們適當的發揮空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