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膜主要分三大類,包括紙狀(paper mask)、膏狀及啫喱狀。皮膚科專科醫生侯鈞翔表示,不同物料的面膜一般不影響皮膚對養分的吸收,但部分面膜含化學物料,可致皮膚過敏;面膜成分也有機會致皮膚「敏感化」,日後可能會對其他護膚品過敏,但過敏程度因人而異。
一般而言,標榜可美白、抗皺及緊緻肌膚、消除暗瘡的面膜成分,有機會引起近似藥性的皮膚刺激,含維他命A酸的面膜也具一定刺激性,市民應多加留意。
侯鈞翔稱,膏狀面膜不須使用薄紙等「載體」吸滿護膚成分,雜質相對較少,故對物料過敏人士可考膚用膏狀面膜。剛曬過太陽、經常喝酒及吃辛辣食物,也可能令皮膚容易過敏。他建議市民化妝後必須徹底清潔面部、有充足睡眠,皮膚亦「冇咁殘」。
另外,於坊間極受追捧的蝸牛面膜,標榜有效為皮膚保濕。侯鈞翔指確實曾有外國學者進行研究,在西班牙某個特殊品種的蝸牛身上提取分泌物作分析,指該種分泌物可促進傷口愈合及有助皮膚鎖住水分,但該項研究的規模較小,尚未獲醫學界普遍認可,消費者亦難知道市面上的蝸牛面膜,是否使用該種西班牙蝸牛的提取物,故不宜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