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痛症醫學發展落後

【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基礎及臨床疼痛研究所總監張志偉指出,本港近三成人口有不同程度慢性痛症,當中百分之一為難治的「終極痛症」,一般轉介痛症科。治療痛症的方法包括口服藥物、介入治療(打針)、手術治療及精神治療等,一般需多管齊下。他批評,本港的痛症醫學發展遠追不上需求,落後於國際。

資源配套及人手不足

麻醉科醫學院資料顯示,本港經學院培訓的痛症醫生只有約七十人,醫務委員會專科醫生註冊紀錄上,本港僅一名疼痛醫學專科醫生。麻醉科醫學院主席周雨發表示,由於部分痛症病人選擇中醫、針灸治療,他認為難以定論本港的痛症醫生人數是否足夠,但認同需求趨增。醫管局近年增設多個痛症治療中心,但張志偉斥配套嚴重不足:「係有個中心,但手術室、床位、痛症護士全部唔夠。」他慨嘆,資源不足及社會認知度低,令本港的疼痛治療發展落後,促請政府增撥資源,正視病人需要。

用射頻針需專業培訓

他表示,口服藥物仍是治療痛症主流方法,若多種止痛藥物無效,或向病人處方嗎啡,但嗎啡令人上癮,處方劑量具爭議性。他直言:「若要用到嗎啡,打針是另一個考慮。」

打針包括肌肉麻醉注射、射頻針、硬膜外注射等。近年常用的射頻針,需在X光或超聲波輔助下,由醫生把針插入病人的神經線範圍,針頭的組織溫度上升,神經線因而受損壞,達至鎮痛效果,需時數分鐘至數小時。此治療方法講究專門技術,需由經培訓的醫生處理。

張志偉表示,他個人近年引入植入起搏器,長期刺激神經線達至鎮痛,效果持久,外國廣泛應用。但本港近兩年才有十多名病人使用,發展滯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