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人大決定不能改

佔領清場之後,政改第二輪諮詢又要展開。諮詢重點在提委會的組成方式,以及在入閘、出閘上如何可以更包容?意義就是讓最終的政改方案,能夠在立法會順利通過。立法會的關卡,主要是泛民聲稱會集體否決:說白了,按照目前框架推行政改,泛民的政治利益將會受損。要泛民不否決也要有理由,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游說泛民接受讓他們利益受損的方案。

正因如此,現在提出來的方案,會較傾向於接納被認為屬「反對派」的人士出選。比如有學者倡議「名單制」提名,提委會透過協商,選出包括一個反對派和兩個建制派候選人,綑綁於一張名單內,候選人要過便一起過,要否決便一起否決。

當然,大前提是名單中的反對派也要被認為屬於愛國愛港人士,這類人特區不見得無,然而真要出選,阿爺卻未必放心,而且建制派未必服氣。更何況,兩個建制派同時候選,由於擁有相似的背景,不就便宜了唯一的反對派候選人嗎?

此外,又有人倡議降低入閘門檻,讓泛民有更多人能入閘,並增加篩選階段的透明度,一來讓反對派能有更多人參選;二來把篩選也作競選看,候選人在這階段已經要提出完整政綱,進行選舉宣傳,甚至是電視辯論。即是好歹也讓泛民候選人有機會宣揚一下政治理念,感覺上政改未至於倒退。

問題是,如此選法活像跑龍套,不過行先死先,暖好場等主角出場,泛民也是玩政治出身,未必會為他人作嫁衣裳。

政改走到這一步,研議的似乎是如何包納泛民的民意,看來是遷就泛民,實際卻是「八三一」的人大決定不能改。政府拋出一些誘因,要改便是綑綁了的泛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