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眾議院選舉,一如外界預期,自民黨取得大勝,正副首相安倍晉三及麻生太郎毫無懸念地當選,執政聯盟所得議席較原先還要稍多。
今次提前選舉,原因是執政聯盟推動的經濟政策,在經濟連續兩季錄得負增長之後,民間對「安倍經濟學」提出不少質疑,加上有閣員及黨內議員涉貪,讓在野黨捕捉到大力反對的時機;但安倍當機立斷,實行解散國會,提前大選。
對「安倍經濟學」的質疑,不只出於日本國內,就算外國經濟評論也不太看好。一面大印銀紙,促使日圓貶值,以刺激外銷;可又大幅增加消費稅,內銷必然會受影響。外媒形容,好比一面踩油門,一面踩煞車,車輛最終只會原地踏步。
安倍的經濟政策,理論上未必行得通,但日本國民還是再一次受落,一來是日本經濟長年積弱,選民相信別無他法;二來是帶領日本,選民也相信別無他人可選,安倍的成功,不只在於「安倍經濟學」,更在於政治上的鷹派作風。
日本在六、七十年代,是亞洲經濟的龍頭大哥,可自九十年代經濟泡沫爆破之後,經濟便一沉不起,期間鄰近的中、韓卻快速冒起。
說得難聽,至安倍上台前,日本國內的戰敗氛圍甚且嚴重過五十年代;日本的民族情緒,受得了二戰的戰敗,卻未必受得了近年在經濟上被中、韓甩在後頭。看安倍的競選發言,如果日本在經濟上能趕上中、韓,怕且會不惜讓國民「勒緊褲頭」。
安倍的再當選,不只經濟咁簡單,除了是經濟政策得到再確認,更說明安倍的鷹派作風,正正能提升當下日本的民族士氣;影響所及,東海上的日中韓關係,依然會繃得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