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銅鑼灣清場,維持了兩個多月的佔領事件,可以說是告一段落,但這可能只是標誌着一個長時期新階段的開始。綜觀歷史,任何小地方的發展和局面,都離不開大國博弈。L.C.B. Seaman所寫的《From Vienna to Versailles》一書,揭露了歐洲小國,在十八世紀如何受到大國對弈的影響。
香港正處於新時代大國博弈下的漩渦中央;隨着中國的崛起,國際格局形成了中國和美國的對弈。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又聚集着各國的利益,這種特殊性意味在這裏發生的一切,根本不可能離開幾個大國的影響。
其實香港從來就是一個複雜的國際政治互動中心。自回歸之前起,不論是當時的英國、美國、台灣,到中國大陸,在這裏都在進行政治活動。又或者是看看不少國家,在港設立的領事館,其規模之大以及駐港人員的級別之高,便可見一斑。
隨着中國和美國博弈的升級,美國作為守城大國,需要防範中國的崛起。
美國以及作為其在亞洲代表的日本,無法輕易進入內地,香港自然成為了力量匯聚的漩渦。可以預見,從今天起十年左右的時間,中國的崛起才會形成一個比較成熟的趨勢,中國和美國的關係才有可能達致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中國和西方社會才能夠找到一種各方比較接受中國再次成為世界強國的相處模式。相信在這段時間當中,香港仍然會是風雨飄搖。
只要熟讀歷史,明白大國博弈的根本,便能處之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