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內地選舉制度探索

內地對選舉制度探索的另一特點,是限制候選人人數。這主要是出於選舉成本的考慮,不希望社會被高度政治化,這跟現在參與理論研究的人士,大多數有過文革時期的經歷不無關係。

此外,探索當中也一直強調均衡參與。這個原則其實長期出現在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參與和統戰理論當中,例如從統一戰線到政協委員的組成,使用的都是不同的社會組別,有以地區劃分的,也有些是按專業界別和工作行業的。

這方面跟香港的功能組別選舉有點類似,當然不能說香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功能組別選舉跟這個理論有關係,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種契合和借鏡。

其實均衡參與或區分社會組別的概念,在現在內地的一些選舉當中已有體現。例如在選舉公職的時候,會故意劃分出婦女、少數民族、黨外人士(非中國共產黨人)等等,有若干數量的職位,必須預留給這些界別的人士擔任。在內地有這樣一則笑話:說「無知少女」在仕途上是最光明的,因為集合了幾方面的組別優勢:無黨派(無)、知識分子(知)、少數民族(少)、女性(女)。

內地現階段對選舉制度的探索,在基層政府是最為着力的,因為基層政府與市民的接觸最多、也最深入,並在一定程度上是質素比較參差的。通過基層選舉,希望能夠強化社會監督、增加認受性,以及通過市民參與刺激基層組織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