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推銷借貸電話除擾民外,市民亦應慎防來電者冒充銀行套取市民個人資料。有政黨訪問二千多名成年人,發現七成七受訪者過去一個月收過自稱銀行或財務公司的促銷電話,當中近一成日日收到。近九成受訪者沒有核實來電者身份,百分之十三點五更透露姓名、收入等個人資料,百分之三點六說出銀行戶口和身份證號碼,反映市民保障個人資料意識不足。
負責調查的民建聯陳仲翔昨表示,曾「放蛇」接受電話借貸邀請,發現不少來電者原來冒充銀行職員,包括來電號碼與銀行電話不符、「講錯總行地點」等,陳致電銀行查詢,亦證實並無進行電話促銷推廣。他擔心,市民無核實來電者身份而披露個人資料,或被利用作其他推銷用途,或轉介至其他財務公司。
陳更指,懷疑有銀行職員與電話公司合作。他接獲由後者派人假冒銀行員工來電,取得其入息、貸款紀錄等資料後,再由前者聯絡他商談借貸。陳更被對方要求在核實交易的錄音過程中,訛稱在街頭收到銀行貸款單張。陳仲翔曾向警方舉報有人冒充銀行職員推銷,警方以「無實際損失」拒絕受理。陳擬向金管局舉報,有銀行職員涉及違法促銷業務。
陳仲翔引述金管局數字,市民投訴推銷電話個案中,九成致電者根本不是來自認可機構或所委託的服務商,冒充個案大部分來自廣東省,追查困難。金管局建議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擴大《非應邀電子訊息條例》及《拒收訊息登記冊》的適用範圍至「人對人」電話推銷,並提醒市民不應透露高度敏感資料,如身份證號碼。
市民經常受促銷電話滋擾,紛紛安裝直銷電話攔截程式。香港客戶中心協會執行總監陳建年表示,直銷服務已受打擊,強調銀行有指引要求員工適當運用客戶資料,包括「致電時準確講出客戶姓名,唔會一開口就叫人借錢」,希望市民能分辨清楚真正的直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