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朝廷處理問題的一貫思路,如果對旺角、銅鑼灣、金鐘「反佔領」的清場完成後,一切恢復正常,佔領人士的「清過再來」能大致上遏制,未能再造成「佔領局面」,那麼中南海和香江府衙的「處置佔中」就算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然而,正如毛皇帝當年所說的,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後的路更長,工作更艱苦、更偉大,「務必使同志們繼續的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的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這當然是調侃之言。事實上,目前來看,所謂「階段性的成果」還沒有達到,能否達到,輿情還在觀察。香江府衙也未有把握。因為誰都知道,按照時下警方使用的「最低武力」的清場方式,佔領行動很難「清絕」,很可能沒完沒了。而長期的反覆的衝突會令雙方都愈來愈火滾,武力對抗會升級,弄不好就會暴亂、流血。
當局一直聲稱「使用最低武力」清場,考慮有二:一是顯示政府對「法治」和「執法」的拿捏講究分寸,講究文明,盡量不激化矛盾,爭取輿論支持;二是只有「使用最低武力」完成清場和穩住局面,才能在「取得階段性成果」基礎上為推行第二輪政改諮詢,實現二○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創造必須的條件。
這樣考慮問題是對的,但未必能達致「階段性成果」,未必能真正清場,對於兩個月來的佔領行動堵塞交通、妨礙生計、損害經濟、破壞法治和社會秩序,多數市民的確很煩,支持清場。但若經過多次反覆,清而不完,民意會有甚麼轉變呢?或是支持當局提升武力程度,擴大鎮壓範圍,或是呼籲政府重歸「政治問題政治解決之道」。
然而對這兩種可能的民意轉變,如何取捨都不是香江府衙能決定的,還是要聽北京的意思,還是要看朝廷怎麼調整「不妥協、不流血」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