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佔中退場時

佔中至今已整整兩個月,追求民主真普選的訴求在社會上漸漸淡去,代之而起的是不滿與抱怨:交通受阻,讓商家利益受損,為上班、上學人士造成不便,影響的是香港市民的生活。佔中效應已因時間拖延太長而變質,不再有口碑,只聽到埋怨。

搞政治運動不是簡單的號召人群,更要有鬥爭的高度智慧,進退之間要有理有據,獲得最好的政治效應,才是政治運動的本意。佔中人士不能光憑着一腔熱情,硬頸到底,最終只會成為社會批判的對象。原因就是不知掌握抗爭的力度,完全無視社會的呼籲與勸說,再抗爭下去的意義何在?結果自然是逐漸失去支持者,將自己站在市民的對立面,試問有何繼續抗爭下去的理由?

現在民意已大逆轉,有逾八成市民不再撐佔中。換言之,超過八成市民希望快點還給香港社會秩序。事實上,高度商業的城市如何受得了長期的交通阻塞?受損的商家如何得以彌補?在爭理念、爭民主的同時,佔中人士也需顧及市民的生計,不能犧牲他人的權益來貫徹自己的理念。

早前學生們要上京見中共領導人,結果全被拒諸門外。可以說,香港青年們需要上一堂政治課,要對中共政治多加了解,否則其硬闖的做法,只會被批為天真、無知。這一波佔中運動國際皆知,香港的民主運動已引起國際關注,接下來是如何轉戰陣地,這需要謀略和政治智慧,而不是蠻幹。學生們應回到學校充實自己,將來才有實力貫徹理念與訴求。

學生帶領抗爭走上了不歸路,引發社會的反彈與撻伐。清障行動已經展開,特區政府及市民都不願無限期的容忍。在佔中行動快將轉變為負資產之際,佔中人士應快點結束撤離,方可獲得市民的掌聲。搞政治運動,必須知所進退,始為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