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地雷達助除路陷危機

全港行人路潛藏路陷危機,有學者質疑路政署築路後無檢測地下情況,保養路面不完善。目前政府規定進行地底工程前,須探測電力及煤氣管道位置,惟毋須全面勘探地底狀況,工程完畢後也毋須驗測道路有否中空問題。學者指本港大廈密集,附近有建築工程的行人路更屬地陷高危地點,因地盤的閘板若建設欠佳,工程期間有機會抽走地下水,造成水土流失,促政府盡快設立行人路定期檢測機制,並利用透地雷達等儀器,保障市民安全。

銅鑼灣早前發生路陷意外,一名男子跌入行人路近四米深地洞,令人關注道路保養情況。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助理教授賴緯樂表示,近年管道檢測的技術進步,研發出實時反映地底情況的透地雷達,儀器在地面上移動,即能檢測深達六米的地底情況。透過電磁波與不同物質構成的反射,便可了解地底渠道位置或有否出現中空等情況,及時發現地陷。該儀器成本約數十萬元,每小時行走不多於四十公里。

預料最快五年普及採用

賴緯樂指路政署等政府部門曾接觸了解有關科技,若獲採納,估計可以於五至十年內在各路面工程中普及採用。

賴緯樂續說,鋪設道路過程應可發現有否出現地陷,危機不大,惟隨着時間或附近工程進行,有機會導致水土流失,較穩妥的做法是工程完結後作出驗收,並定期進行檢測。RICS特許測量師測繪專業委員會會員兼測量師阮步臻坦言,現時政府欠定期檢測地底狀況,路陷危機可謂遍布全港,防不勝防,提醒市民經過地盤附近時要格外小心。

路署現按路面位置巡查

路政署回應時稱,承建商興建行人路前,需確認工地內相關地下設施的位置,亦需進行路基、路面物料及工程質素的測試。至於道路巡視方面,該署會視乎行人路的位置,一般會每一至三個月巡查一次,並會約每半年進行詳細檢查。

記者 倪敏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