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兵」查氣體洩漏風險大

處理一宗煤氣洩漏,九名消防員齊上樓救援,結果付出全數受傷的慘重代價,消防處會調查造成如此多人員受傷的原因。一般情況下消防處理漏氣事件,要根據風險評估決定上樓人數,原則上派出的前線人員數目愈少愈好,並必須穿上保護裝備,根據處理程序查找源頭。消防處職工總會主席解釋,處理同類事件的人員數目,會隨環境因素改變而調整,若未能第一時間找出源頭,危險亦會增加,為爭取時間,或需更多人手查找源頭。而即使人員穿好所有保護衣物,遇到爆炸仍有受傷機會。

消防員處理煤氣洩漏事件有固定程序,首先,當值主管會因應環境決定上樓的人手,由於氣體洩漏的潛在危險性較大,派出的人員數目一般愈少愈好,以保障人員的安全。人員穿好保護裝備上樓後,主管會先作出風險評估,以決定有否需要進行疏散,消防人員亦會以氣體探測器檢測單位內是否有洩漏氣體,如證實有漏氣,便會立即開喉戒備,以及戴上供氣閥,如煤氣總掣在單位外,消防員可即時將其關閉,以減低爆炸的可能性,但若總掣在單位內,而屋內無人,人員則要以喉作掩護,才用工具破門。

昨日消防派有九名人員上樓查找漏氣源頭,令人質疑人手數目安排是否妥當。據現場消息指,該九名消防員到場後,使用氣體探測器尋找源頭,期間發現疑有漏氣單位,但屋內已發生爆炸,大部分消防員的面和手被燒傷。不排除有前線人員未趕及戴好全套保護裝備。

掌握現場情況 始可戴供氣閥

消防處職工總會主席聶元風解釋,因消防員到場後,未能即時找到出事單位,情況仍在調查階段,「無可能淨係派一、兩個人上去搵」,故認為當時的環境因素,的確需要較多人手。他又表示,保護裝備中的供氣閥,並非隨時都可用,因為戴上後,會消耗供氣閥提供的氧氣,消防員需根據程序調查,掌握現場實際情況後,才可戴上使用,「唔可以乜都唔知就戴」,但相信事發時,他們一定穿有保護裝備,但不排除做到某程序前,爆炸便毫無預兆般發生。

氣爆威力大 全副裝備擋不住

聶補充,氣體爆炸所帶來的後果可以十分嚴重,除把人灼傷外,其產生的衝擊波及壓力,亦足以令佩戴充足保護裝備的消防員受傷,即使消防員戴上供氣閥,亦不可撇除受傷的可能性,只是嚴重性可能會減低而已。

消防處處長黎文軒表示對事件感到非常難過,消防處有制訂處理不明氣體程序的指引及安全守則,消防員平日亦有操練,相信他們已好好掌握指引,並強調保護衣物的標準已達國際水平,但當局仍不時檢討保護衣物、救援工具及處理程序是否有提升及改善空間。事發後,消防處已即時成立專案小組,以調查洩漏的氣體、爆炸原因及事發時的滅火救援程序。

消防處助理處長(九龍)吳偉強亦表示,消防處會聯同有關政府部門深入調查,洩漏氣體原因及爆炸原因仍待專責小組公布。消防處副消防總長(九龍)江炳林表示,在處理氣體洩漏事件時,部門有行動準則,消防員需佩戴全套保護衣,呼吸器具、爆破器具及氣體探測器,事後收回受傷消防員的裝備時,發現有呼吸器及全套裝備,正調查他們處理事件有否穿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