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新冷戰邊緣

今年是柏林圍牆倒下的二十五周年紀念,紀念儀式莊嚴、肅穆、感人。會上紀念多名因從東德企圖爬柏林圍牆逃亡到西德自由世界而被射殺的犧牲者,他們表現出為自由不畏死的精神。當一朵朵花獻上,其家人是何等感傷悲悽?真是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

東德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開始拆除柏林圍牆部分牆身,而正式拆牆在一九九○年夏天才展開。阻隔東西柏林的高牆花了兩年才完成拆卸,只保留一公里的牆身讓人憑弔。大批拆下的牆體運到世界各地展覽,像美國就保有許多柏林圍牆殘骸,讓美國這個高舉自由民主人權為核心價值的國度,緬懷當年拆除圍牆的艱困。只有在東德的共產主義社會統治下的人,才要前仆後繼地跨越柏林圍牆,投奔到所謂自由世界的西德,政治的體制分化了國家,也扭曲了人性,能不令人唏噓感嘆?

當前,歐洲有句名言︰「不怕德國在歐洲太強,只怕德國袖手旁觀。」東西德合併,拋棄共產主義,走上民主道路,如今的德國在歐洲一枝獨秀。面對俄羅斯的重新崛起,侵佔克里米亞,出兵烏克蘭,給歐洲帶來了切身的危機,一些前共產國家寄望德國能肩負領導歐洲抗俄的責任,德國應如何處理好與俄羅斯的關係,成為德國外交的最大考驗。

德國與日本同為二次大戰的戰敗國,德國力爭上游,現成為領導歐洲的地位;反觀日本卻經濟衰退了二十年,在亞洲的地位早已不如大國崛起的中國。

身為冷戰終結的重要見證人,蘇聯前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警告世人,新冷戰已屆邊緣,歐洲需要重新開始。而對於俄羅斯的作為以及普京的強勢令歐洲憂心,中國大陸卻尊普京為英雄,認為普京能夠推動俄羅斯的民主化,實在令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