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台灣大學關門潮

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及香港的「雨傘運動」,都是由大學生發起,大學生的政治動向及影響所向披靡,備受重視。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即是說明學校教育要使人們達到至善的道德境界,追求此目標要有定力,有定力後才能心靜,心靜下來精神安穩,如此才能展開思慮,然後才能有獨到的心得。年輕人應理性冷靜面對問題,有自己的見解,德智並重,此才是大學教育的目標。

在台灣的開放政策之下,大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當前共有一百六十二所大學遍布台灣南北。但受到少子化的衝擊,導致學生數量減少,學校招不到學生,未來恐影響到台灣的政經發展。台灣無法逆轉少子化的趨勢,只有想辦法提升學校的質素,教育部長吳思華在立法院表示,五年之內將大學由一百六十二所減至一百所,以因應台灣的社會發展情勢。

許多大學招不到學生,只有向外發展,到海外招生。對大陸學生來說,台灣大學應具有極大吸引力,但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下,台灣一眾大學招收陸生有極大規範。究其原因,亦有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杯葛,讓政府無法大量開放陸生赴台求學的因素。另一方面,陸生在台灣的大學求學,努力於課業,成績優於本土學生,台灣學生也面臨學業成績差距過大的衝擊。

現在,教育部展開未來五年的工作探討,和較不具規模條件的大學探討在學生人數銳減時開始轉型,而非消極地處理退場問題。這些轉型工作牽涉學校素質的維持、教育水平的繼續提升,不希望未來的大學關門潮會影響學生的求學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