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習近平主席早前訪問南亞三國,呼籲各方共同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復興而獲得良好回應之後,外交部長王毅最近訪問印尼,與印尼新任總統維多多會面,兩國亦同意加強合作,重振海上絲路。維多多更表示,印尼要成為海上強國,與中國要復興海上絲路正好相得益彰。
為何中國高調提出重建海上絲綢之路?不可否認,這裏面有外交和經貿等戰略考慮。自從美國實施「重返亞洲」以及「亞太再平衡」戰略以來,中國周邊外交和安全面臨較大壓力。此外,歐美日等地的經濟未走出谷底,中國經濟發展也需要拓展新的市場。
如何突破美國的戰略圍堵,中國不能光靠「硬實力」,也得發揮好「軟實力」。作為文明古國,其實中國並不缺乏「軟實力」資源。歷史上除了有陸上絲綢之路,還有海上絲綢之路,特別是在唐後期到宋朝,中國與東南亞、印度、阿拉伯半島等地已經開始有航運往來。
古代中國對外的航海貿易,一向以經商互惠為主,與近代西方海洋文化的侵略和殖民擴張明顯不同,所以復興海上絲綢之路,推動經濟合作,容易得到各方認同,有助消除對中國崛起的政治顧慮。
例如習近平訪問南亞,對中國與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和印度的經濟合作便產生很大推動作用,中國對南亞投資將提升到三百億美元,未來五年雙方貿易額將提升至一千五百億美元。南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若與沿線各國有更多經貿往來,除了經濟效益,未來也有助中國與南亞建立互信和睦的雙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