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港人平日為工作「開夜車」,又或熬夜煲劇及打機,到周末放假再「補眠」,能否償還睡眠債?有研究指,連續六晚僅睡六小時,即使之後三晚補眠十小時,也無法恢復狀態。營養師指出,平日睡眠不足,假日容易放肆地補睡補吃,且因飢餓感上升,偏好高脂高糖的「垃圾食物」。假日遲了起床,不少人會將早、午餐合併成「brunch」,不自覺吃更多。醫生提醒,睡眠不足可致體重指數(BMI)上升,增加糖尿病等健康風險。
亞健康關注聯盟註冊營養師林思為表示,市民平日睡眠不足,周末才「瞓番飽」,且以「對自己好啲」為由,飲食變得放肆,可致三大營養陷阱:不吃早餐、多吃垃圾食物及營養攝取轉差。若不吃早餐,午餐會不自覺吃更多。她建議「打工仔」若趕不及吃早餐,可自攜水果或三文治等,返抵公司後抽空進食;午餐則減少食量或索性推遲午膳時間,「少食多餐」,可避免致肥。
林思為稱,睡眠不足令身體飢餓感上升,會傾向選肥膩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並會減少戶外活動,無法吸收陽光中的維他命D;作息混亂亦會令身體的營養攝取轉差,易疲倦及記憶力減退,令身體處於亞健康,常感「作病」。她曾見過有卅多歲主婦自女兒出世後,六年來日夜忙於「湊女」,常感精神委靡,加上因情緒病致長期失眠,服安眠藥「多到唔敢話人知」,晚間不睡覺使她出現飲食失衡,「一晚可食成桶雪糕或兩個公仔麵」,需接受減肥計劃。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趙志輝指,成年人每晚應睡八小時,若睡醒後常仍感疲累、精神不振,便屬睡眠不足。外國學者曾進行一項三十人研究,參加者連續六晚僅睡六小時,之後三晚睡十小時補眠。結果發現,參加者首六晚的專注力下降、日間渴睡度持續增加,而補眠並無助恢復狀態。趙解釋,短期補眠雖然可稍為補充精神,但持續身心疲勞,根本難以入睡。長期睡眠少於八小時,BMI會更高,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臟病的風險,提醒市民應作息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