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老者獻關懷 同路人分享愛

不少長者雖因中風或其他疾病致行動不便,但也不願入住院舍。家人亦希望與病者同住,惟獨力負起照顧重責,對他們的體力、時間及生活構成壓力。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馮思遠說,不少護老者本身亦是長者,由於少接觸社會,護理知識不足,易成為「被遺忘的一群」,甚至捱出病也不自知。聯合醫院觀塘社區老人評估小組每年舉辦「療養老人社區紓緩計劃」,為體弱長者及其照顧者安排各種活動,希望他們感受到社區關懷。

顏太的丈夫自○二年起四度中風,右半身癱瘓,需廿四小時插喉餵食。雖已有兒孫,但顏太十多年來大部分時間獨力照顧丈夫:「要面對現實,唔係就好辛苦,唔開心時,最重要識安慰自己。」她說,平時並不感辛苦,「執屎執尿都無嘢」,但當丈夫情緒低落,甚至發脾氣拔去喉管,便令她感氣餒。結婚卅年,顏太緊握丈夫的手說:「見到佢難受,我就更難受。」今年她首次參加社區紓緩計劃,有醫護人員協助照料丈夫,她也表現得特別投入。

拒送院舍只因「唔捨得」

六十五歲的周太說,丈夫三年前跌傷脊骨被評為中度缺損,但她從沒考慮把丈夫送到院舍,原因只有一個:「唔捨得。」她去年參加社區紓緩計劃,今年更變成義工教導參加者扭氣球。她說,最深刻是院方去年邀來社會福利專員頒發護老者嘉許狀,肯定他們為照顧家人的付出,令她十分感動,故希望以同路人身份勉勵參加者。

馮思遠說,計劃已運作十七年,每年邀請約十五個沒接受院舍支援、但身體有部分缺損的長者及其照顧者,參加三天活動,過去十年累計有二百多對長者及護老者參與,包括中風、腦退化、肢體癱瘓或需以喉管餵食的長者。他們沒有僱用家傭,大部分靠身邊老伴照顧。

此計劃成員包括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社工,負責設計活動、健康檢查,提供減壓及情緒紓緩知識等。馮表示,近年於社區已較難找到目標家庭,可能因部分長者不願參加,但同時意味社會支援已較完善。院方來年仍會舉辦計劃,冀盡力協助有需要的家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