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生研味精驗水質 奪「少年諾獎」

以味精及自製色譜小工具,竟可令水源內的重金屬無所遁形?聖保祿學校中六女生胡仕琦,憑名為「金屬彩虹」的科研作品,以含氨基酸的食用味精,簡化檢測水源中金屬離子含量及濃度的工作,擊敗全國逾六百名參賽者,勇奪素有中國少年諾貝爾獎之稱的「明天小小科學家」殊榮,躋身今屆全國最優秀青年科學家的首三名,更是歷屆以來首奪此佳績的港產女將。

仕琦自幼愛動腦筋,初中時自發進行的小實驗,更將她的科學狂熱表露無遺。仕琦當時酷愛吹泡泡,但她嫌所吹泡沫持久力欠佳,容易爆破,遂靈機一觸,混合各牌子淋浴露及洗頭水,「左溝右試」製泡,終研發出自家泡沫水,同時亦開啟她往後的科學之路。

證港水質不俗「無咩重金屬」

眼見全球水污染問題嚴重,她便於去年開始,着手鑽研檢測水質的科學方法,最後發現氨基酸與金屬離子互現化學作用。她於是就地取材,在家中搜羅梳打粉、魚膠粉等含氨基酸食材反覆測試,終發現味精效用最佳,只需將其混合水樣本,再對照色譜,便可辨認出金屬含量。她更走遍流浮山、城門河等地搜集樣本,發現本港水質不俗,「化驗結果係無咩顏色,證明無咩重金屬!」

研環保建材 男生獲一等獎

三位迦密柏雨中學中六生,亦分別奪一等獎及三等獎,其中司徒灝麟的「麵木醛非」,透過自製生化水凝膠,取代含甲醛的蔗渣木,並混合剩飯等廚餘,合成出環保建築材料,勇奪一等獎,未來擬申請專利。

另兩人進身百強 奪三等獎

葉建鈞則取得三等獎,他實證出芥花籽油是食油中「健康之最」,又嘗遍逾百種食油及粉漿配搭來炸薯片,發現以麵粉及粟粉所炸食物健康鬆脆。而趙曼瑩的「漁夫之補」,則妙用中國智慧,以素能驅風的薑及活性炭瓦片,平衡水中生態,獲得三等獎。

由中國科學技術學會、中國科學院等主辦的第十四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本港共七名學生入圍初賽,而上述四位則成功進身一百強,並於上月底赴北京參與總決賽,凱旋而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