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學生夜做實驗打翻化學液,揮發毒氣急疏散。一批學生前晚在沙田校園內的何善衡工程學大樓實驗室進行實驗期間,疑打瀉一樽有毒化學液體「水合肼」,登時揮發毒氣,十一名男女學生慌忙疏散。消防佩戴防毒面罩進入實驗室,動用抽風設備抽走毒氣,耗時近兩小時始清理完畢,事故中無人受傷。
現場為中大何善衡工程學大樓,前晚十一時許,一批學生在大樓內的實驗室進行化學品加熱程序實驗,期間,疑不慎打翻一樽載有含毒性化學液體「水合肼」(Hydrazine hydrate,又名「水合聯氨」),瀉出樽外的化學液約有四毫升,因液體容易揮發,登時揮發出毒氣。
當時,實驗室內有九男二女學生,因恐吸入毒氣,立即自行疏散到大樓空地暫避,同時通知大學保安處報警。保安即啟動疏散警報並封鎖大樓全部出入口防止學生進入,工程學院教授亦到場協助。警方及消防接報趕抵,消防拖喉戒備並佩戴防毒面罩進入肇事實驗室,開動抽風設備抽走毒氣。事件擾攘近兩小時,消防確定現場沒有危險後解封大樓。
「水合肼」屬第四類危險品,易揮發出有毒氣體及蒸氣。另外,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表示,「水合肼」是工業用化學品,有毒性,可經吸入、進食或皮膚吸收而進入人體,對食道、氣管等有黏膜的體內部位造成化學灼傷,引致頭暈、嘔心、呼吸困難和痙攣。若眼睛接觸到水合肼,會造成刺激,嚴重可引致永久性損傷。若皮膚觸及,輕者會造成痕癢,嚴重會甩皮和起水泡。若長期接觸,「水合肼」會累積於體內器官,造成慢性中毒,引至器官敏感。
林又指雖然水合肼能排出體內,但自然排出過程緩慢,所以在處理有關水合肼的化學實驗時,必須處於有抽風槽的實驗室內,同時必須配備實驗袍、手套和護目鏡,才能避免化學藥品誤濺到皮膚或眼睛釀成意外。
中大發言人稱,事件是在進行實驗中加熱化學液體時發生,有關學系的安全委員會將深入調查,確定意外原因,並採取適當措施防止同類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