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個貧富懸殊極大的社會,有錢人住海景豪宅,窮人僅能要求小小棲身之地,不平之心難免升起了仇富心態,如何去縮小貧富之間的差距,是政府必須積極面對努力克服之處。
近來香港為政改方案的爭論引發佔中行動,特區政府官員為維護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鼓動其三寸不爛之舌,從特首梁振英到與學生對話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念茲在茲的就是如何維持人大政改方案的權威性和完整性,然而,在為政策辯護的說詞卻透露了特區政府的仇窮心態,擔心月薪不到一萬四千元港幣的香港人有權提名特首,將來選出的特首成為窮人的代言人,政策向窮困人士傾斜,走向福利主義。
香港過去一直被詬病為財團治港,大財團有影響力有發言權,特區政府的政策也照顧財團。
特首梁振英接受外國傳媒的訪問時,重申不會接受學生們提出的公民提名的方式,擔心變成一個數字遊戲,等於由佔領全港一半人口入息低的基層主導選舉,政府的政策將向他們傾斜,所以用功能組別提名可體現「均衡參與」。
今大家樂見均衡參與,但不能歧視排斥低下階層,人人生而平等,大家的權利相同,沒有高下之分,既是普選一人一票,民主的風範就必須包容窮苦人家的意志,難道要回到美國黑奴時代,黑奴沒有任何權力,社會就可公平,選舉就可平衡了嗎?
窮人應有選舉與被選舉權,台灣三級貧戶之子也可當上總統,一人一票無論貧富全民都有可行使選舉權利,無所謂政策向何方傾斜,且應該是利用完善的制度監督政府,而不是提防佔多數的窮人可行使政治權利。今後香港低下階層,如何去信服特區政府,這仇窮心態之效應必在社會發酵,以至離心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