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寶庫:吸收不良綜合症 常見腹瀉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等營養一般在小腸被吸收。當腸道吸收受阻,以致身體不能吸取營養和液體,便是吸收不良綜合症(Malabsorption Syndrome),當中以脂肪吸收不良較為常見,稱為「脂肪瀉」。

測量糞便樣本脂肪斷症

吸收不良綜合症的成因可能是由不同疾病或腸道受傷引起,如克隆氏症、乳糜瀉、放射性腸炎及腸道缺血等;又或因身體機能出現問題,未能產生消化某些食物所需的酵素所致。

大部分患者經常或間歇腹瀉,極少數無腹瀉或有便秘,其中腹瀉多為「脂肪瀉」,大便量多且稀糊,呈淡啡、黃色或灰色,有惡臭,表面有油膩狀的光澤或如泡沫狀。因糞便中含大量脂肪,因此常可漂浮於水面。

最可靠的診斷方法是測量糞便樣本中的脂肪,因為脂肪吸收不良是最普遍的障礙,且會出現於任何類型的吸收不良綜合症,其他病徵包括腹痛、體重減輕及水腫。

另外,患者應補充腸道內外缺乏的消化酶和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如鈣、鐵、鎂及維生素 A、D、K及B12等。

市民如欲知道更多,可於十一月八及九日到九龍城廣場,參加由香港大學健康展覽籌備委員會舉辦的第廿八屆健康展覽《護胃腸征》。

屆時將有專家講座、免費身體檢查、健康諮詢以及展板介紹等。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內科學系梁偉強教授

香港大學健康展覽籌備委員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