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包括這次「佔中」事件在內的多次社會事件,都包含了針對中央和特區政府的內涵。這讓很多人感到疑惑,為甚麼回歸之後,仍會發生這樣的認受性問題?究其原因,回歸解決的是主權問題,處理了中央對特區施政的合法性問題。至於執政合理性,則是一個更加複雜的構建,這可以由合法性衍生,也能締造合法性。
殖民統治下的香港,英國自稱的合法性源於跟清廷簽署的不平等條約,其基礎是武力。直至六七暴動後,英國政府意識到香港本地華人力量的上升、中國力量在香港的擴張,以及英國國力的衰退(即所謂「蘇彝士以東政策」:英國在蘇彝士運河以東的區域不再駐軍),驚覺英國對香港原來的統治手法已沒法回應當時的社會訴求。
所以,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英國調整了對香港的管治哲學。體制上,港督不再由殖民地部任派,改由英國政府最精英的外交部派出。具體上,增加公共服務、成立廉政公署、提升政府效能等。而更重要的,是逐漸建立起香港的法治環境。這些措施使香港成功躋身為世界最先進的地區,亦正因為這些成就,建立起了英國在香港市民心中的統治合理性。
借鏡六七暴動對七十年代管治的影響,最終完成香港經濟第一次騰飛,並以此建立起執政合理性。面對現在的危機,應該讓我們明白,特區政府仍然欠缺屬於自己的合理性基礎(民心)。希望這次也能化危為機,為香港帶來第二次的轉型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