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保護衣設計關鍵

西班牙及美國先後出現本地照顧伊波拉病人的醫護受感染,二人皆可能於脫保護衣時受感染。脫保護衣屬高風險過程,因脫下的保護衣曾接觸病人及已受污染環境,故用過的保護衣受污染幾近必然。醫護脫保護衣的第一步驟是脫下手套,第二是用再沒手套保護的雙手接觸及脫下已受污染的保護衣。若經兩步驟後不即時徹底清潔雙手,便用手接觸身體其他部分,如擦眼睛、鼻子等,便有機會受感染。

事實上,擦眼睛、鼻子,乃不少人常見小動作,穿上全套保護衣物時鮮會做此等小動作,但一旦脫掉保護衣,儼如恢復自由,頓時放低警覺,如擦擦被口罩及眼罩弄癢之處,本屬正常反應,但卻變成高危動作。

因此,醫護感染控制訓練,必須包括戒除此等危險小動作。但更重要是保護衣設計,以減低醫護偶爾警覺鬆懈,未能戒絕此等小動作的風險。

從新聞片所見,照顧伊波拉病人醫護所穿保護衣,有可致命的設計錯誤。錯誤是鈕扣或拉鏈置於保護衣胸前,而非背後。胸前每是保護衣最受污染之處,因醫護除雙手外,乃最接近病人部位。

醫護脫保護衣,必須解開置於胸前的鈕扣或拉鏈,雙手無可避免接觸此保護衣最受污染的部位,因而受污染。補救辦法很簡單,只要改用香港於沙士期間使用的「背開」保護衣便可。醫護穿保護衣時繫上背後帶子,脫保護衣時則伸手到背後鬆開帶子。保護衣背後是最遠離病人,屬整件保護衣最不受污染部分,脫衣時接觸此部分,遠較接觸胸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