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日是世界洗手日,早前衞生署調查發現港人的手部衞生意識亟待改善,百分之六受訪者如廁後未必洗手。原來洗手方法也大有學問。傳染病科專科醫生蘇文傑稱,港人洗手至少有三大「通病」,包括搓手少於二十秒;加入梘液後未起泡即沖水;以及不抹乾手,令雙手易再黏上病菌。醫生又警告,不正確地潔手,會更易感染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
蘇文傑指,雙手一旦接觸糞便、呼吸道分泌物等污染物,又不清洗潔淨,便有機會感染或散播傳染病,如手足口病、流感、腸胃病等,故公眾接觸公共交通設施、醫院或院舍設施後,及進食前和如廁後,必須妥善洗手。惟不少港人有誤解,以為「洗得多就乾淨」,例如不少人洗手時間太短,梘液未起泡已沖掉,削弱潔淨功效。部分人更有「洗手唔抹手」的習慣,而雙手濕漉漉會容易再次黏上細菌。據衞生署建議,洗手最少需二十秒,加入梘液應擦出泡沫洗擦,並徹底搓擦掌心、指尖、指罅、指背、拇指、手腕及指甲等。
他又指,七歲以下兒童是透過手部接觸病菌的高危族,他指:「小朋友常攬攬錫錫,又可能一齊玩波波池、分享食物等,有機會令致病原廣泛傳播。」從事醫護行業、院舍服務、幼兒服務人士,又或食物製作人員如壽司師傅等,更需加倍注意手部衞生。
為推廣手部衞生意識,有清潔消毒用品商舉辦名為「手護生命」的教育活動,並會到校園推廣正確洗手方法,詳情可瀏覽www.givelifeaha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