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佔中」極可能只是段插曲

說實話,對當前香港學生發動的「佔中」、「佔銅」等行動,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對香港正常秩序被人為破壞,法治環境遭遇空前挑戰,內心持有反對態度,痛惜繁華香港何以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另方面,也深深理解香港學生的熾熱情懷,畢竟,他們是在為香港的民主在呼籲吶喊,奉獻熱血青春。

中產崛起 求穩心態

每一個歷經二十五年前那場風波的人,都能從靈魂深處體會到,在當今中國,無論香港還是內地,要爭取到屬於自己的民主權利,難上加難。難,不僅體現在中共不願放棄一黨專政上,更重要的是,國人對於民主權利的追求,並非如飢似渴,也遠非步調一致。從一九八九年到現在,內地再未發生過任何一次類似於那場風波的事件。這固然有經濟連續高速發展,人民得到相對過去較多實惠的客觀因素,但同時,鄧小平號召不爭論「姓社姓資」,一心一意保穩定、謀發展的意識也空前深入人心,在如此情況下,內地去政治化趨勢明顯,老百姓多數只求反貪懲腐,只求社會公平,對於民主權利的訴求反而不如以前強烈。

從更深層次分析,內地去政治化,源於中產階層崛起,更源於中產階層處於成長初始階段,對自身權利的訴求還停留在私人財產能得以保全的簡單層次上,只要政府能提供最低程度的保障,他們就會形成得過且過的求穩心態。香港社會無疑早過了這樣的發展階段,市民在歷經一百多年的殖民統治後,又在親身實踐前人從未試過、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國兩制」,他們一方面懷揣憂慮擔心,一方面又心存美好構想,對建設民主社會充滿強烈渴望。

因此,內地人看待香港當前的局勢,矛盾中有多種體現:有的是純看客心理,覺得港人不理解中共一黨專政的真諦,需要吃點苦頭才會懂得「發展才是硬道理」;有的同情並支持港人的民主訴求,認為香港是中國社會民主之窗,「佔中」是在喚醒全民族民主自我救贖意識;還有的遷怒於陸港兩地近年來族群撕裂的種種表現,指摘「佔中」港人不識好歹,惟洋人馬首是瞻,卻拿內地(包括中央政府)的好心不當回事,名義上是要爭民主,骨子裏卻是要踢開北京鬧獨立。

爭管治權 不會妥協

這些看法不能說全無道理,但都有極端化的弊病。在臧無極看來,第一,香港當前的混亂早晚都會來。香港彈丸之地,參與角力的方方面面卻很多,而且都有小算盤。既是角力,就早晚必定會發生事件,造成衝突。

第二,這場「佔中」角力在外觀上體現為港人追求真普選,但在實質上它被北京界定為,這是一場在「一國兩制」前提下,爭奪香港管治權的鬥爭,北京也因而決不會妥協半步。

第三,此次事件的主角都是在幕後操縱,港府和梁振英是北京的工具,學生則是香港有些政客手中的提線木偶。香港民主派此次最成功的經驗,就是將學生推向了前台,這固然使事件趨向複雜化,卻同時也暴露了民主派本身難成氣候的弱點。

第四,《基本法》的確對香港普選語焉不詳,在這樣的前提下,香港社會對醞釀中的「佔中」本身就看法兩極,在「佔中」全面發動並實際干擾市民生活後,愈來愈多的市民和輿論又開始傾向於反「佔中」。

因此,缺少廣泛民意基礎的「佔中」,極有可能成為香港發展民主的一段插曲,它的生命力不可能長久,但它能激發港人的思維,思考到底自己要不要爭和怎樣去爭自己的民主權利。這才是這場「佔中」最大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