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六十五周年華誕。六十五年前,毛澤東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六十五年後的今天,中國人民不但已經站起來,而且已經富起來、強起來,成了舉世矚目的「巨龍」。
彈指之間,滄桑巨變。從一九四九年到二○一四年,從積弱貧窮到富足強大,新中國既經歷了一番淒風苦雨,也迎來了一番盛世榮景,期間的酸甜苦辣令人五味雜陳。新中國前三十年,可謂「窩裏鬥、瞎折騰」,國貧民窮;一九七八年後的三十五年,則是銳意改革,「春風得意馬蹄疾」,經濟發展一日千里,綜合國力迅速提高,百姓生活不斷改善。
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經濟總量僅居世界第十位,如今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年經濟總量更有望首次突破十萬億美元。如果用「天翻地覆」來形容神州大地的巨變,一點也不為過。
當今世界十大經濟體中,除了美國和中國之外,日本和德國位居第三、第四,之後是法國、英國、巴西、印度、俄羅斯和意大利等國。從經濟總量看,中國雖然不如美國,但是相比周邊的俄羅斯和印度兩大鄰國,仍然明顯領先,這一方面得益於改革開放,另一方面與中國採用循序漸進,由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不無關係。
中國與俄羅斯原本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當年兩國的公有制和計劃經濟極其相似。然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俄兩國都先後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所不同的是中國採取漸進式改革,俄羅斯則採取激進式變革。
結果,俄羅斯不僅風光不再,更經歷了長達十年的社會動盪,經濟總量一度下降了近百分之五十,直到普京掌權後,俄羅斯才逐漸走出困境,開始恢復昔日「超級大國」的元氣。反觀中國「摸着石頭過河」,卻一馬平川,一躍躋身世界兩大經濟體之列。
作為亞洲兩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國情不同,發展模式也大相逕庭,一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個奉行西方式民主和自由經濟。若論綜合國力,半個世紀前印度還略高於中國,西方國家也一直看好「印度模式」。但三十多年的此消彼長,印度「象」卻被中國「龍」遠遠拋離,目前印度的經濟總量僅為中國的四分之一,如此巨大反差,讓西方預言家多少有點意外。
然而,在經濟繁榮、歌舞昇平的背後,內地貪腐成風,社會分配不公,貧富懸殊加劇,環境污染惡化,各種積弊令人深惡痛絕。可喜的是,十八大第五代上台之後,審時度勢、撥亂反正,內政、外交、國防皆有聲有色,治黨、治國、治軍亦面貌一新,反貪反腐更是不留情面、雷厲風行,短短一年多就拿下數十名省部級「老虎」,充分展現了第五代「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贏得了四面八方的掌聲,也為實現中國夢帶來了希望。
當下,深化改革勢在必行,依法治國更是刻不容緩。法治是一個國家走向現代文明的標誌,也是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屏障,正如習近平所言,凡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在即,依法治國將首次作為專題列入大會議題,此表明中央對法治建設的重視,也點燃了中國告別人治,邁向真正法治的希望。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改革現已進入「深水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百年復興,依然荊棘滿途、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