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以來的各次社會事件,對本地氣氛的影響是連貫和逐步積累的,把矛盾推得愈來愈高。這是國際大趨勢下(例如年輕人的新思維、就業困難等),結合香港時代背景(例如對中國的感覺等)而形成。這逐漸導致社會出現一種集體感覺,覺得回歸之後香港變差了,對回歸所懷有的希望破滅了(對比回歸前官方對特區美好願景的描述)。這是一種十分複雜的心理狀態,感覺跟實況並不一定有完整的關係,但更多可能正正在反映對未來失去信心。
其後果是,體制內認為要強化社會的信心,重建和諧,減少破壞力。而體制外則認為,只有把不公義的制度改革掉,香港才能重拾希望。這兩種對解決問題的不同取態,又反過來深化了雙方的矛盾。可惜的是,大家其實都是處於高度不安的狀態。
情緒導致的社會行為,也大致在逐步升級。回歸初期,更多集中在行政長官身上,這個職位成為所有矛盾的磨心,因為特首是作為回歸和對回歸願景期望最明顯和有形的標誌。隨着各種議題浮現,行動逐漸升級為對制度的否定,加深一種視現有制度為不公平的想法,推動了改變制度的訴求。例如對於行政長官選舉制度當中提名委員會的安排表示不滿,因而轉向「公民提名」的訴求,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
這種環境如果發展下去,接下來便容易產生對法律(主要針對跟政治及「一國兩制」相關的《基本法》)的質疑,甚至最終容易孕育出一些反社會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