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在大陸賣米果得到豐沃成績,反饋於兩岸,在台灣建立了媒體王國,立足台灣推動兩岸統一。
該媒體旗下報章日前倡議國共兩黨共同發表和解宣言,以及讓台商在大陸享有「國民待遇」。大陸方面在國台辦的記者會上回應,對一切有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意見和建議都是持歡迎的態度,但是並未回應大陸台商能否享有「國民待遇」,僅迂迴地表示大陸會持續推動優惠政策,為台商創造良好投資環境。
早期赴大陸的台商,享有與陸資、外資不同的優惠待遇。然而,近年隨着台商人數的增多,企業的多元化,以及大陸的體制改革,漸漸解除了對台商的優惠條件,因此才會有人提出希望大陸台商比照「國民待遇」之說法。看來,大陸方面對此建議有所保留,皆因百萬台商若因此成了中國大陸的國民,必會衍生出許多問題。
面對台灣媒體有如此建議,台灣經濟部常務次長沈榮津也跟着呼籲大陸當局給予台商「國民待遇」,呼應了商界人士的主張。其實,官方和應此看法有其背景。當前,服貿、貨貿協議卡在立法院,ECFA後續協商又在藍綠鬥爭下難有進展,加上大陸即將與南韓簽署自貿協定,對台灣構成外貿的威脅,官方才呼籲希望陸方給台商「國民待遇」,以繞過兩岸經貿議題的延誤。
問題是,為何大陸不積極回應?試想一下,兩岸要求對等,大陸必也提出陸商在台灣也享有國民之待遇,台灣能接受嗎?沒有互惠,如何行得通?即使大陸答應,對台灣也是衝擊,因為這將使台灣失去藉兩岸經貿互動調整實業結構的機會。
相互開放市場才是正本清源之道,台灣的經貿競爭力不能完全依賴大陸的優惠待遇。只有開放市場以及刺激產業競爭力,才能在全球化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