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的代際價值觀差異,主要體現在中年及更年長者,比較重視發展,例如經濟成長、提高生活水平等。至於年輕人,則對理念如公義、環保等理想有更多的追求。其實這種取向,在過去幾年的多次社會事件和發展爭議當中,已經表露無遺。包括對囍帖街、皇后碼頭等地標的遷拆發展和保育之爭、數年前發生在瑪利諾修院學校的保護「鬼樹」風波,其核心問題都是政府(更多體現中年人意識)依託相對傳統的發展理念行事,價值取態以發展為先,保育為輔,與年輕人的保護傳統文化為優先,更願意為此而付出經濟和社會成本的理想形成衝突。
這些差異,離不開代與代之間不同的成長背景、教育差異和生活經驗。中年及更年長人士,成長於生活十分困難的年代,不少人甚至經歷過逃難,經濟成長讓大家能夠穩定下來、改善生活。對這代人來說,穩定和發展是首要的。
至於年輕一代,成長於經濟起飛、生活無憂的時代;加上知識普及形成更多的理想空間。高速發展而形成的巨大社會環境差異,使代際之間不容易明白其他年代的經歷和思想模式。隨着回歸而出現的社會轉變,產生大量的議題,更是激化了這種分歧。
根據米德的研究,這樣的代溝往往容易造成疏離。要有效解決問題,老生常談的是溝通。我們必須明白沒有誰是更好的,每一代人都因時代和空間背景而有所局限。雙方並非不成熟,也不是食古不化。讓不同代的人更多一起參與建設,發揮各自的想法,也明白當中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