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調:雙非童問題浮現 規劃配套不足

【本報訊】港府實施跨境學童專用校網,開學日逼爆口岸,部分被派往遠離邊境地區學校的跨境學童,上學更如「長征」,造成交通混亂。立法會議員斥口岸設施及運輸不足,又指跨境學童人口連年遞增,港府應及早做好規劃。接收跨境學童重災區之一的屯門區,該區區議員批評「貪曾」前特首曾蔭權爵士的醫療及教育產業遺禍,近年問題陸續浮現。

適齡雙非童明年近三萬

明年適齡升讀小一的○九年出生嬰兒約有八萬二千人,當中約三萬名是在港出生的雙非童。今年跨境學童人數料破二萬五千人,其中小一跨境學童創新高至約四千人,明年跨境童人數勢必再創新高。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稱,教育局新措施將大批跨境學童轉移經深圳灣口岸過境,惟開學日出現大混亂,反映口岸設施及運輸不足等問題,跨境學童人口連年遞增,料明年更將突破二萬八千人至三萬人,港府應及早規劃,由學童過關、運輸、以至入學的流程,都要重新評估,亦須檢討專用校網分配學校的方法,避免亂點鴛鴦,增加交通壓力。

跨境學童專用校網內有約七成小一學額來自屯門及元朗,屯門區區議員陳雲生稱,七年前已有跨境學童經皇崗口岸來港,當時已向當局反映跨境學童安全保障問題,惟保安局、教育局及運輸署等部門態度不一,結果不了了之。

部門各自為政 態度官僚

陳又指,港府實施專用校網分流跨境學童,同樣無評估深圳灣口岸承接能力,根本無吸取教訓,態度官僚。他批評港府掌握嬰兒出生數目,但教育局經常指學位足夠,反映部門各自為政。同樣在屯門區、備受貪曾眷顧的哈羅香港國際學校,亦因貪曾當年執意加建不合標準迴旋處,方便「富貴家長」私家車接送,導致區內交通擠塞。

陳稱,屯門區同時面對兩批跨境學童壓力,即單非和雙非跨境學童入讀傳統學校,及「富貴雙非」報讀國際學校,近年區內唯一的國際學校學位更供不應求,內地家長轉到港島區尋找國際學校,將交通壓力帶到其他地區,反映貪曾推行醫療及教育產業時欠長遠計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