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是指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共存在一國之內,通過各自的體制推動發展和經濟。通過八十年代對「一國兩制」和「再認識運動」構建的政治理論,兩種主義在中國的語境下,被排除意識形態的元素,降格成為一種發展工具的選擇,核心主軸是經濟發展。
根據這個理念往下發展,回歸五十年之後,鄧小平對經濟發展的預測,香港和內地在發展水平上已經不會存在明顯的差別。兩地便自然而然地選擇更加良好的社會運作工具、或是兩地將會摸索出一種新的社會模式,這是建基於經濟發展所作出的政治預測。
二○四七年是香港回歸五十周年,二○四九年是建國一百周年,兩個時間線實際上是脗合的。
鄧小平對於為甚麼是五十年,有甚麼根據,其解釋是:「中國要真正發達起來,接近而不是說超過發達國家,那還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時間。如果說在本世紀內我們需要實行開放政策,那麼在下個世紀前五十年內中國要接近發達國家水準」。
鄧小平又說「如果開放政策在下一個世紀前五十年不變,那麼到了後五十年,我們同國際上的經濟交往更加頻繁,更加相互依賴,更加不可分,開放政策就更不會變了」。可見,五十年不變的理念是要結合全國發展的思路來理解的。只有到內地也發展起來,回歸和現代化的路線圖才算基本完成。而在這個過程中,香港的應有角色,被他視作為內地發展的對標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