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無利不早起 美按兵伊戰

恐怖組織ISIL勢如破竹,早前更公開一段將美國記者斬首的畫面,狠狠給美國一記耳光。不過,奧巴馬還是忍辱按兵,暫時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僅限空襲。

奧巴馬稱ISIL是毒瘤,倒不如說是心頭的毒刺。前總統布殊備受爭議的十年美伊戰爭,最起碼建立了美國在中東的話事權,及成功製造「世界需要美國」的形勢。但如今,美軍撤離伊拉克不到三年,伊拉克極端恐怖勢力已捲土重來,外界對奧巴馬的模糊政策認識不清,引來對他「軟弱無能」的質疑。

奧巴馬曾說,美國不會也不應該事事介入。有人根據現在的局面,指當年軍事介入伊拉克是快刀斬亂麻,現在中東根患屬於春風吹又生。當年布殊打着反恐旗號,連打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消滅了薩達姆,人們以為中東吹起了美國正義民主之風,令各國可重新建立政府,發展經濟,對美國感恩戴德。但事實是,中東並沒有發展工業的基礎,反而成為各派恐怖分子的溫床,且共同點是針對美國。十年鹵莽的軍事打擊,讓美國的直接戰爭耗費無數;奧巴馬若再出兵,定是重蹈覆轍,此恨綿綿無絕期。

再說,當年美國打伊拉克是為了石油,而今美國自己的能源都用不完,還有甚麼必要染指中東?奧巴馬高呼全面撤軍伊拉克,不僅帶回十多萬美軍,還間接為自己贏來諾貝爾和平獎;但此時他的任期也快屆滿,當然要保守度過。

美國知道伊拉克內戰不是短期之內能結束的,所以當旁觀者可謂上策。自然,美國並非善人,只是無利何須早起?不管怎麼說,奧巴馬使美國少打了仗,諾貝爾獎不是白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