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改革遇制度阻力最難破

最近,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正在熱播。這齣戲的主旨是要表現文化大革命之後,鄧小平領導撥亂反正之難,將毛皇帝的「階級鬥爭治國路線」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工作」之難,以及推行改革開放之難。

鄧小平「三落三起」復出後,他當時的威望雖然非常高,在黨政軍系統也有相當雄厚的政治基礎,但他畢竟不是「一把手」,畢竟不是坐在龍椅上。當時坐在龍椅上的是毛皇帝欽定的接班人——集黨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國務院總理大權於一身的華國鋒。何況,文革搞了十年,鄧小平在文革中兩次被打倒,毛皇帝一再批評他「走資派還在走」,批他「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一邊作檢討,一邊搞翻案」。華國鋒是毛皇帝「革命事業和遺志的繼承者」,又有粉碎「四人幫」、「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的歷史大功勳,他在相當一部分黨員、幹部和人民中頗有威望,他要堅持「兩個凡是」、阻撓撥亂反正也頗有市場。

這齣電視劇再現了當年的狀況,再現了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的難度。不過,當時再難,阻力再大,也主要來自「思想觀念」的不同,來自左的影響和保守、僵化、愚昧。不像現在似的,要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來自中共本身已經形成最大的利益集團和利益固化,中共整個官僚體制都是改革的阻力。當年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只是在革極左路線的命,在革思想保守僵化愚昧的命,現在第五代要推行全面深化改革,則是在革共產黨賴以生存的政經制度的命,困難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就算改革相對「容易」,若無鄧小平這樣高水平、高威望的政治強人也不行,他好彩也遇到了華國鋒這樣的「弱主」,否則「漢之為漢,未可知也」。其實,到了八九年鄧已無力全面改革,第三、第四代更無力,第五代能超越鄧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