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罪犯倘Bitcoin洗錢 攻正港府死穴

風靡各地的比特幣(Bitcoin),因方便使用,愈來愈多人認可為通用的虛擬貨幣。不少商人覷準其發展潛力,開始在本港引入比特幣櫃員機、金融卡、或推出電子錢包,致力開拓市場,亦有店舖歡迎顧客以比特幣付款。縱然如此,本港卻只承認比特幣為虛擬商品,於虛擬貨幣層面上的監管完全真空。法律界人士直指本港現時情況暗藏危機,虛擬貨幣一旦涉及洗黑錢等罪行,或將無法可執;外國不少地方已展開研究甚至將比特幣定為虛擬貨幣,業界及學者坦言本港政策嚴重滯後,檢討刻不容緩!

比特幣近年因各地熱炒,而步入大眾眼簾。其後炒風漸退,開始被當作虛擬貨幣,而本港十多間食肆、酒吧及零售店舖,亦開始接受顧客以比特幣付款。中環老金煎餅店於本年三月加設了比特幣兌換機,客人亦可以手機掃描店舖所提供的二維條碼,然後以比特幣付款。該店營運經理何先生表示,收到比特幣後,會即日兌換成現金,承受的匯價風險較低,提供服務又不用收取服務費,故吸引他們為顧客提供一個新的付款渠道。他期望比特幣能成為「世界性八達通,去到邊都用得到。」

內地封殺 業界湧港投資

本港新興的比特幣市場,亦大受外來投資者垂青。由加拿大華人和澳洲人共同創立的比特幣交易平台ANX於本港,不僅開設了全球首家比特幣交易零售店,更引入比特幣自動櫃員機及金融卡,務求令比特幣更普及。該公司行政總裁盧建邦表示,本港擁有各種能夠引領業界的創新元素。他指,比特幣就像信用卡與通行貨幣相互並存的關係一樣,相關行業愈來愈成熟,許多有經驗的商人及公司,均已加入其中。

本年初,內地開始封殺比特幣,本港進一步成為投資者的必爭之地。內地虛擬貨幣交易平台OKCoin副總裁何一不諱言,本港的投資環境相對寬鬆,是其公司全球布局的第一步,目前正在港設立分公司,主攻金融產品的設計和合作。據了解,有內地交易平台特別來港註冊公司,作為內地嚴格監管下的一條後路。

法律界促盡早釐清定義

惟在高度自由的市場環境下,香港金融管理局卻不承認交易漸趨頻繁的比特幣作貨幣,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把它定義為一種虛擬商品,提醒市民交易或買賣比特幣的相關消費者、洗黑錢及網絡犯罪的風險,而警方發言人表示會嚴肅處理每宗包括虛擬商品在內的舉報,如發現涉及刑事成分,定必跟進。換言之,現行政策在虛擬貨幣的層面上,完全欠奉,更遑論相關的監管與保障。

「骨子裏已經用緊(比特幣),唔可以呃自己唔係虛擬貨幣。」執業大律師陸偉雄指出,法律層面上,商品的監管受制於《商品說明條例》等條文,貨幣則與其不同,若當局再不釐清虛擬貨幣的定義,現行法例或將無法處理與它們有關的罪行,「例如洗黑錢,如果唔係現金,到底最尾執唔執到法?」

當局被斥短視 無心研究

「舊年喺立法會質詢政府,淨係叫人小心,完全冇研究發展嘅意圖!」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直斥當局短視,無心研究如何利用虛擬貨幣的趨勢,推動經濟發展。

研究虛擬貨幣及電子貿易的香港城市大學電腦科學系副教授王石坦言,比特幣擁有貨幣匿名、可轉讓、精密等特性,故應以虛擬貨幣對待之。他續指,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虛擬貨幣上的發展非但不應落後其他地方,當局更應採取主動,由政府支持成立跨界別研究組織,會是一個適當的做法。

各地涉及比特幣的犯罪行為

日期:事件

14年8月:香港中文大學的儲存伺服器遭入侵,黑客把伺服器內的資料惡意加密,勒索中大,並要求其以比特幣交付「贖金」。

14年5月:日本有人涉嫌以比特幣在地下網站交易冰毒並走私,於過境時方被發現,是當地首次發生該類罪案。

14年2月:總部位於日本的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平台Mt.Gox,疑遭黑客入侵,被盜去七十四點四萬個比特幣(現值約三十億港元),網站最後破產倒閉。

13年10月:內地報稱在香港註冊的比特幣交易平台GBL,在收取市民的投資後突然倒閉,平台創辦人夾帶私逃,涉款四百多萬元人民幣,最後被捕。

13年10月:美國聯邦調查局搗破地下網站「絲綢之路(Silk Road)」,起出了二萬九千多枚比特幣(現值約一億一千多萬港元),據悉該網站為最大網上黑市市場。

圖:朱偉坤/文:陳偉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