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袋住先來回踢球 政改劇漸入戲肉

全國人大委員長、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政治局常委、「朝廷老三」張德江南下深圳召見香江行政長官、一眾負責政改高官、建制派各色人等「討論政改,聽取意見,發出指示」,返京之後,對今次政改方案、普選特首「袋住先」就成了當局及建制派、愛國愛港陣營高唱的「主旋律」。過往那些「寸步不讓」、「你硬我比你還硬」、「中央絕不受任何要挾」的說法都暫時成了「背景音樂」。

調整策略 重新布局

當然,「背景音樂」依然奏得很響,要為「主旋律」撐住場面、造成聲勢,這是北京調整策略、重新布局時的常有做法。因為朝廷對「袋住先」並無把握,尚在不斷試探和造輿論的階段。如果「反應不理想」、「反對派頑固不化,不識抬舉」,背景音樂可以隨時再次成為「政改最強音」,「袋住先」隨時可銷聲匿迹。

「政改三人組」之首的林鄭月娥日前表示,就算有意見認為政改和普選特首的提名程序不夠理想,仍應「袋住先」,仍應先按照北京給出的時間表、路線圖落實一人一票普選特首。林鄭認為,日後民選的特首一定要向選民負責,一定要回應市民改善選舉辦法的訴求。林鄭說「二○一七年假設有幾位行政長官候選人,都要面對選民問他,你上任的二○一七年至二○二二年會否就特首選舉辦法再作出循序漸進的改善……如果答沒有,市民就懂得如何投票」。

誰都知道,北京對二○一七年行政長官普選方法的「原則立場」是要保證能掌控候選人「篩選」,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只接受「提名委員會」為唯一產生候選人的法定提名機構,而選舉過程和結果要體現「集體意志」,是「機構提名」;最好有一半以上的提名票才能成為候選人。這樣的方案,「不同政見者」、「非愛國愛港者」、「和中央對抗的人」都沒有任何機會成為特首候選人。他們的「參選處境和落場可能性」還不如現時「小圈子」的選舉辦法。現有「機制」下,任何人只要得到很小的百分比委員提名就可以落場參選,故反對派的梁家傑、何俊仁都曾經「出線」成為特首候選人,和朝廷欽定的得到「大多數委員支持」的行政長官候選人曾蔭權、唐英年、梁振英「正兒八經」的競爭了一通。

解決問題 妥協讓步

雖然「理所應當」的慘敗,但仍能「陪跑」。若按照時下朝廷的政改原則,他們連「陪跑」的機會都沒有。

今次,從一開始朝廷就把「篩選」重重加密,又立下了任由朝廷評判的參選人政治標準,反對派的反對也就空前強烈。最初反對派中還有一些「理性溫和」派拋出「有商有量」的旨在「寬鬆」篩選功能的方案,結果被朝廷一棍子打死。於是反對派也「去到盡」,提出「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公民提名方案,提出「佔中」公民抗命。

其實,雙方都知道各走極端絕對解決不了問題,要想解決問題只能互相妥協讓步,理性務實。上個月近八十萬人投票、五十一萬人遊行、兩千多人「預演佔中」之後,能否妥協讓步的球在朝廷腳下。現在張德江南下回京、香江府衙提出「袋住先」構思,能否妥協讓步的球又踢到了反對派腳下。林鄭已經表示,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會有較大的讓各方面討論空間,呼籲港人理性務實,解決問題的壓力回射到了反對派身上。

反對派一些黨團和個人較早前提出的「非公民提名、政黨提名」的多個方案,其實都含有通過妥協退讓、有商有量最後「袋住先」的精神,可惜過早被朝廷一棍子打死,被激進的公民提名輕易取而代之。現在高唱「袋住先」還能激活招回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