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的關係,一直由海基和海協兩會推動發展。為消除政治原則的敏感性帶來阻礙,兩會是以民間團體屬性成立,再獲官方授權負責與對岸相應機構聯絡、協商和處理相關事務的唯一機構。
這種模式一直行之有效,直至兩岸開始商討簽署官方協議。○九年,台灣馬英九政府正式提出與大陸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想法。惟按照傳統,因為協議具有法定效力,故需要由擁有公權力的政府之間進行。如果這樣,有關進程肯定因為兩岸對對方的官方身份未有定論而受干擾。就在這時,兩岸決策者再次展示出極大的創新精神和勇氣,不拘泥於固有制度,由兩會進行商討,並於第五次「江陳會」(時任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時正式簽署,之後由官方確認通過。
這一次,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以政府人員的身份訪台,是更上一層樓的官方關係破局。雖然這體現着兩岸「先民後官、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默契,但隨着兩岸交往深化,必然與台灣的本土意識衝突,訪問時的激烈反對運動便是例子。
對台灣來說,「一中」(代表全中國)與實際(只有效管治台灣和相鄰島嶼)的落差,推動了結合生活感受(吾島吾情的共同認知)而形成的台灣主體意識。在「一中」原則下,這種台灣本土意識逐漸演化成為統獨爭論。在政治格局的層面,先哲們創造了具智慧的開創;但在民族意識上,兩岸還有很長的道路。相信中國人有足夠智慧找到出路。